物聯網概念自被提出至今,一直被全球業界公認為將是繼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場信息技術革命。作為信息產業大國之一,我國很早就開始了對物聯網的研究,近年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消費市場的擴大,我國物聯網技術已經在城市管理、生產作業、居民生活等諸多領域漸露鋒芒。
全球信息產業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接入物聯網的設備數量將達到281億臺,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高達7.1萬億美元。
“互聯網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物聯網則加強了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信息溝通,促進了各行業、部門之間的信息開放共享,對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信部科技司高技術處副處長李偉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通信行業物聯網大會上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物聯網產業,已經發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其快速發展。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城鎮化步伐大大加快,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但與此同時,人口膨脹、土地資源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治安惡化等問題接踵而至,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難以為繼。破解這些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辦法就是運用物聯網技術,讓城市“智慧”起來,進行精細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各類資源。
中興通訊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一直居于領跑地位。該公司政府行業首席技術官張軍介紹說,中興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運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在總系統下有智慧政務、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環保等10余個可以互聯互通的子系統,通過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傳感器將大數據搜集匯總,并自動處理分析,供決策部門參考。
據悉,采用這一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后,各政府部門將擁有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部門之間的藩籬將被打破,多部門聯合、科學決策的效率大大提高;交通管理部門可以24小時不間斷獲悉城市所有路段的車流量,以及所有地鐵站的人流量,精準把握擁堵的地點、時段,以制定細致的應對方案;環保部門可以實時監測水、空氣質量,甚至污染源成分,以對癥下藥;醫院實現醫療信息共享,患者在不同醫院就診,醫生可以上網查閱其醫療健康檔案庫,獲得其身體健康狀況、就診歷史等所有信息,避免重復性工作;公民使用一張“市民卡”,可以享受社保、醫保、公積金、水電氣繳費、圖書借閱、存貸款、教育、公司注冊等眾多功能……
截至目前,中興通訊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經在全球40多個國家、超過140個城市落地,獲得了各地政府、企業和市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