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化是否有助于企業提高績效?本文回顧了已有文獻中關于企業的國際化程度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各種不同觀點——兩者正相關、負相關、倒U形關系、U形關系、水平S形關系、N形關系、甚至不相關,其各自的理論與實證依據,以及中國的相關研究。本文提出兩者關系差異結果來源于三方面:1.模型形式的確定:即主關系模型為線性(正相關或負相關)、二次方(倒U形或U形)還是三次方(水平S形或N形);2.指標體系的構建:即解釋變量"國際化"和被解釋變量"企業績效"的指標選取與合理測量,其中國際化的測量方法主要有國際化深度指標、國際化廣度指標、國際化復合指標三種,企業績效的測量方法主要有會計指標、市場指標、綜合指標三類;3.調節變量的納入:國際化—企業績效的關系除受國際化階段和測度方式影響外,還受宏觀層面的投資區域、投資產業、投資母國、東道國制度,及企業層面的進入模式、國際化節奏、產品多元化、無形資產投資等調節因素影響,選取合適的調節變量進入主關系模型,也將是本問題研究的重要突破點。本文據此建立了一個揭示"國際化—企業績效"關聯機制的融合性理論框架,為后續研究奠定工作基礎和提供參考啟示。
【關 鍵 詞】國際化戰略 企業績效 調節變量 指標體系 融合性框架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372123);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70后”學者學術發展計劃(WD70BSM)資助
【分 類 號】F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