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人,就業壓力有增無減
■隨著出口訂單增長,一季度制造業就業崗位需求增加顯著
■大城市三甲醫院就業競爭激烈,基層醫院卻難招到大學畢業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4月25日公布了一季度就業情況。從就業指標看,一季度就業工作溫暖開局,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近幾年來城鎮登記失業率首次降到4%以下。
4月1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經濟持續發展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基礎,新經濟、新業態正為就業提供助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總量壓力仍然較大,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突出,這就要求就業優先戰略在創造良好就業環境、提高就業質量、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保障勞動者權益等方面有更大作為。
1、亮點:制造業崗位需求提速
【數據】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市場招聘人數同比增長了7.8%,求職人數同比增長了2.1%,外來務工的人數為27.9萬人,同比略減了2.1%。同時,就地就近的就業持續增長,本地非農就業的人數為6萬人,同比增長了7.1%。這幾組數據與宏觀經濟數據透露出來的信息比較一致。我國的GDP增速從去年前三季度的3個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畫出了一條平穩的上揚曲線,大大促進了就業的增長。
“經濟回暖,我國就業的基本面是穩定向好的。”人社部勞科所所長鄭東亮表示。
人社部數據顯示,一季度用人需求占比最大的是制造業,達到35.2%,制造業用人需求也同比增加9.3%,這是2015年以來制造業用人需求的首次季度同比正增長。
東莞一家服裝公司最近在加班加點生產。公司負責人說:“今年訂單增加了20%。”受今年出口和國內訂單增加的影響,一季度制造業就業崗位需求增加顯著。
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中心此前公布的數字也顯示,一季度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約為1.13,比去年同期上升0.06,與上季度持平,市場需求略大于供給。
據了解,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制造業用人需求就在增加,目前國家大力推動企業降成本工作,制造業發展形勢開始好轉。
“在經濟轉好后,很多冷門的制造業也活了。”北京大學中國職業研究所所長陳宇提及共享單車這個案例時說。